“王爷,今天我们要做什么?”魏忠问道。

    “今天你去知县那里,让他配合你,把我昨天说选学生的事情宣传好。这第一批全城招收,先安排好500人,要在这两天内完成,做好登记,并且告诉他们大后天的上课地点。怎么样?能不能办好?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,王爷,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。”魏忠笑着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嗯,你的能力我还是相信的。对了,一会给我再招两个木匠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王爷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这样,你下去忙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带着一个人来到书房。想着目前的计划,发电机那边,要等铜丝做好再开工。所以朱棣打算今天先把教材给整理出来。

    首先是五天培训期的教材。关于这五天培训期学什么,朱棣是深思熟虑过的,在古代,鬼知道那些人之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,比如什么之乎者也啊、什么四书五经啊这些东西,这样的人才对朱棣来说没有一丁点用。反而可能会培养一些真?书呆子,或许他们搞文学会更好?毕竟那些人动不动来搞个什么诗词歌会。

    而有些平民,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思维可能也会比较迟钝,这也不是朱棣要的。

    所以朱棣打算主要以思维逻辑来选才,大家起步都一样,统一经过五天的训练,通过考核的,不一定是天才,但一定是脑瓜子比较灵活的,这样学起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要快些。

    培训期间,以思维逻辑题为主,是讲什么是逻辑思维,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,主要是讲例题,讲它是如何推导的过程。例如,

    “甲乙二人中,甲说假话,从来不说真话;而乙从来只说真话,不说假话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二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的时候,都只能通过摇头或者点头表示,而不说话。

    有一天,有一个人面前有a,b这二条路,一条是通往首都的,而另一条则是通往农村的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甲乙出现了,这位路人面对二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甲,哪个是乙,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「是」,还是表示「否」,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要判断出哪条道路通往首都,

    请问他应该怎么问?”

    这就是一个通俗易懂的逻辑题目,不需要会识字,只要你带着脑子就能学。

    除了逻辑思维题目,其次,那就是背拼音表。拼音表这东西就是一件神器,你想想,古代是怎么教识字的?那是手把手,一个字一个字地教,而自从又了拼音这个东西后,朱棣只需要让每个人都背好拼音,学会拼写,然后就可以每发一本常用字字典,让他们使劲背。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。

    什么?你说拼音拼出来是普通话?没关系,在古代谁还没有几种方言,而且普通话当时也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改编而成的。在这个时代,所以其实就相当于一种有口音的北平话……